老丹的排行榜

他的小屋 
排行榜
那些支离破碎的记忆片段(0-7岁)
真人真事,请勿模仿
Tag:记忆 怀旧
发布:2007-10-10  |  条目 23  |  浏览 5809  |  评论 160  |   全站用户可见
按更新时间排序      按条目指数排序
  • 1大雪    2007-10-16
      脑壳里面一直有个情景:我坐在一根小板凳上,我妈端着碗喂我吃饭,院子里是下着鹅毛大雪啊。  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是自己一个人的想象,后来跟家里人说起,才知道那是我三岁时候的事情,赞一个自己。
  • 2糖耙儿    2007-10-16
      喂我吃饭的时候,经常到处跑。  大人就把我鞋子一脱,往板凳上一放,这哈老实了,坐到动都不动。吃完了大人抱到往地上放,哪门都甩不脱,一看,鞋子没穿,脚缩得高高的。  因为以前住的是院子,地上有好多的糖耙儿(鸡屎)。  看,一个多模爱卫生的好孩子。
  • 3倒装句    2007-10-16
      刚会说话那阵,说话尽是倒装句,最喜欢说的一句就是“不走动”。  后来看《超人》小说的时候,发现原来那个男人也是倒装句科班出身,一下就亲切得多了。
  • 4地震    2007-10-16
      一家人正围到一起吃饺子,突然桌子、椅子、房子全都开始摇起来。  地震了!一群人立马跑了出去。  小舅突然又喊了句:“丹娃子还在屋头!”  一群人又冲了进去,我还在屋头守到一盘饺子等到喂。
  • 5记仇    2007-10-16
      我妈还在遂宁上班的时候,住的是集体宿舍,那种很长一排房间的房子。  有次我非要爬到旁边房间的椅子上,被那个阿姨吼了一声,扭头就出了门,从此哪门哄都不去那间屋头耍了。  那年我两岁。
  • 6蒸锅    2007-10-16
      有次我妈带我买蒸锅回来,走到走到,我又把手一张:“不走动了。”  我妈蹲下来背我,我哪门都不爬上去。我的妈诶,你穿的呢子衣服,我穿的开裆裤,那个感觉哪门对头嘛。  后来我妈毛了,把我放到锅里头,直接端回去了。
  • 7瞌睡    2007-10-16
      我8个月大的时候,我爸就把我从遂宁接了回去,一个人带。现在想起来还是多佩服我爸滴。  结果我妈说我那会儿就没有几个时候醒起在,吃了就睡,睡了又吃,又不哭又不闹的,养猪那种养法就得行了。  现在瞌睡恁个少,是那阵睡够了蛮?
  • 8托儿所    2007-10-16
      全家人那会儿上班的上班,上学的上学,就决定把我丢到托儿所里面去。  每天早上送过去的时候,哭得那个简直是撕心裂肺,痛不欲生喔,送去的人还要想方设法才跑得脱。  其他的娃娃坐到那儿可以发一天的呆,我一会儿又跟到老师问好多点了,好多点了。来接娃儿的人豆看到那个娃娃随时孤零零的吊到教室门口的栏栏上,张牙舞爪的,看到每个人都像看到亲人一样。  真的亲人来了过后,已经过了亢奋期,那娃爬到肩膀上就睡着了。
  • 9大姑婆    2007-10-16
      由于送托儿所的情形显得残忍了些,就决定把我丟给大姑婆带。于是每天出门,直行三米,我就进大姑婆家了,院子门都不用出。  我们这个院子有三个天井,解放前,那是大地主的家......嗯,也就是大姑婆她们家。大姑婆嫁给地主过后,多早就开始了生娃儿、带娃儿的工作,经验那是相当的丰富。  娃儿哭了,嗯,乖,给颗糖糖吃;娃儿笑了,嗯,乖,给颗糖糖吃;娃儿饿了,嗯,先给颗糖糖吃。  甜蜜的生活啊~~~
  • 10辈分    2007-10-16
      大姑婆最小的孙子都比我大十来岁,那最大的呢?最大的孙女小时候和我妈一起抢象牙筷子吃饭。  那个最大的生了个女儿,叫敏娃子,长得多乖的,我每次喊她敏姐姐,她就要把糖给我吃。  有个络腮胡子,敏姐姐喊他爸爸,但是我爸却教我喊他哥哥,简直和我想象中的哥哥形象差距太大了嘛。  这个男人一直都是我童年非常大的一个困扰。
  • 11厕所    2007-10-16
      院子的厕所在最里面那个天井,就是几块木板板搭到一个坑坑上面,踩到上面颤颤悠悠的。厕所里面没得窗子窗子,漆麻黑,只有门口一盏暗幽幽的灯照起。  对于小孩子来说,那真是一个危险又恐怖的地方,最好的厕所还就是天井下水道的地方。耍到耍到裤儿一脱就解决问题,也不得搞忘刚刚耍的是啥子。  当然,来大的还是要借助痰盂,要不然大人要骂。院子里面小娃儿具有很强的学习精神,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,经常看得到一排排的痰盂摆到街沿边边上,痰盂上面坐起个娃儿,痰盂前面的小板凳坐起个大人,一边喂饭一边屙屎。
  • 12大红鸡公    2007-10-16
      院子里面好多家人都养了鸡的,李婆婆有只红鸡公,个子多大,鸡冠子上面长了一根一根的条条,大姑婆说那个是因为吃了蜈蚣长出来的。那只鸡吃了蜈蚣,变得非常彪悍,尤其是看到小娃儿,扑起多高来撵。  有次冯二娃在天井里面屙尿,他个性有点奔放,屙个尿裤子都脱到脚踝踝那儿去了。那只鸡瞅准机会,又扑过来,冯二娃忙到拉裤子,一下子没跑赢,屁股上遭啄了一口,唉唤连天的。那以后我们就学会一边屙尿,一边把裤子拉到起,防到暗算。  后来李婆婆把那只鸡杀了,冯二娃跑起去吃了一口鸡腿腿,算是报了个仇。
  • 13冯二娃    2007-10-16
      冯二娃的妈老汉儿都是绵阳长虹的,两口子忙不过来,就丢到我们这儿给他爷爷奶奶带。  大城市来的娃儿确实不一样,比我们早熟多了,天天死皮赖脸跟到院子里面的大娃儿混,回过头来又教我们哪门耍,霸道得很,估到起把所有的女娃儿都娶了一盘。  有一回冯二娃把我颈项抱到起,我挣了半天没挣脱,扭过来就在他脸上咬了一口,这一下勾起了他屁股上被啄的回忆,睡到地上就开始耍泼。我没想到这娃这么脆弱,也没得诓娃娃的经验,“噌”的窜回屋头,掰了一坨红糖跑回来。  “乖,不哭哈,来吃坨糖糖。”冯二娃眼泪水都还没干,含到红糖又笑兮兮滴了。
  • 14广播    2007-10-16
      我是跟到广播响生出来的,在肚子里面就遭它整了一盘,接下来的几年,也几乎天天遭这个东西的摧残。院子里面的喇叭在我们窗子外面,每天早上一响,再好的梦都要整得七零八碎的。又没看到哪个小娃儿那门早爬起来耍,就只有把脑壳缩到被窝里头,再哪门也要磨到天亮才起床。  同样遭摧残的还有冯二娃,喇叭就吊在他睡觉的阁楼下面,跟抱到个喇叭在睡一样。冯二娃有次在阁楼上又蹦又跳的,想把喇叭跳落,遭冯婆婆痛打了一顿,差点把他整到阁楼底下挂起。  讨厌归讨厌,小喇叭节目还是必听的。“嗒滴嗒、嗒滴嗒、嗒嘀嗒——嗒——滴——;小朋友,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!”  还记得这个熟悉的声音不呢?
  • 15水缸    2007-10-17
      院子头有几口长方形的石头缸子,1米高的样子。有两个是干的,里面有些石头、沙子,躲猫儿的时候藏到里面最安逸,那些女娃儿踮起脚尖尖都瞅不到。  还有几个里面都有水,缸子边边上长起多长的青苔毛毛,看都看不到底底,里面养滴金鱼,冯二娃家门口的缸子里面还有乌龟,要不要爬到假山上面耍一会儿。  夏天的时候,水里面就浮起好多孑孓,对于有些同学,这个名词需要解释一下,就是蚊子的幼虫,晓得啵?拿棍棍一戳就沉到底下去,一会儿又一弹一弹的冒上来,每天耍这个都可以耍好久。  有回健娃子看到缸子外面的地上趴起个乌龟,个子还有点大。拿棍棍耍了会儿就想把它放到水里面去,刚一伸手,就遭那个乌龟咬起,痛得惊叫唤:“妈诶,快过来嘛,乌龟咬到我了!”他妈一下子冲出来:“个死娃儿,背时得很,团鱼都要拿手去摸!”
  • 16缝纫社    2007-10-18
      爷爷和婆婆都在缝纫社上班。  这儿要说明一下,爷爷和婆婆是我对外公外婆的称呼,因为我小时候是住到我妈娘家这边的,寄人篱下嘛,再哪门也要整亲热些,就把外公外婆喊成爷爷婆婆了。幸好我本来就对真正意义上的爷爷奶奶有另外的喊法,要不然就撞车老。  缝纫社是个好耍的地方,一个多大的老房子,梁都有五六米那么高,人在里面多小滴。那阵外面没得啥子衣服卖,缝纫社生意好得很,到处堆的是布,把鞋子一脱就可以在布堆里打滚耍。有回顺到布堆就爬到梁上去了,可惜上去容易下来难,悬了半天都没得办法,还是只有喊婆婆救命,下来就遭了一顿。  最喜欢的还是缝纫社的熨斗,那会儿的熨斗是烧炭的,没得人用的时候就放到桌子边的青砖上,当然,青砖上面我一般就放好东西了滴,比如花生,等下一个人用的时候,我就把花生翻一面儿,两三下就可以吃了。最安逸的就是炕芝麻,炕好过后刮到一张纸上面,把手指拇儿放到舌头上面舔一下,拿到芝麻堆上面蘸一下,一根指拇儿都巴满了芝麻,整到嘴巴里面一舔,慢慢慢慢的嚼,口齿生香,之巴适喔。
  • 17双胞胎    2007-10-25
      人脑比电脑智能化高,就在于模糊逻辑整得巴适,现在还在电影里面才看得到的人脸识别系统,偶们多小的时候就自带了一个。但是,四五岁的时候,这个系统还多少有点不完善,尤其是你又有两个双胞胎孃孃的时候,就表现得有点混乱了。  这对双胞胎硬是有点双,连眼皮都是双滴。两个人也奇怪得很,胖也一起胖,瘦也一起瘦,衣服有时候还要换到穿,四五岁的娃儿看她们又是仰视,角度受限,哪门分得清楚嘛。还经常要调戏我。   “来,喊三孃”  “三孃......”  “哪个是三孃嘛?”  “二..孃......”  “乱喊要打屁股哈,我是三孃”  “......”  相比起来,她们两个同时出现的时候,我就好过多了,“二孃三孃”一气呵成,绝不迟疑。  这么小看世界就是双的,是不是就是现在双重性格的原因喔?
  • 18阿公    2007-11-21
      双胞胎孃孃的老汉儿外号叫刘胖子,我喊阿公,也就是其他人喊的爷爷。  阿公家就在缝纫社对面。每次我在缝纫社遭了虐待,就要哭到跑过去寻求安慰。一般情况下,阿公都在屋头的小板凳上坐起,面前一个小机器,周围围起一堆的皮鞋、楔头皮料些。嗯,他的职业就是皮匠,所以还有个喊法叫刘皮匠。  我一拢去,这个胖老汉儿就把皮鞋一放,把我抱起来放到肚子上。吔,天然的真皮沙发,坐到安逸得摆,哭得再凶都一下就收声了。  刘胖子大名叫刘德发。几年过后,香港出了个演戏唱歌的,对于三台那边“发”、“华”不分的人来说,这个叫刘德华的名字听起来硬是亲切喔。
  • 19茶馆    2008-07-16
      除了做皮鞋,阿公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茶馆。  缝纫社对面就有个茶馆,我经常从缝纫社窜过去,在木方桌、藤椅和一堆叶子烟杆中间迅速的找到那个胖老汉儿。往他身上一坐,胖老汉儿端起茶碗就喊我嘬一口,然后也不管我遭苦得眉毛都皱到一堆,抱到我继续摇头晃脑的听川剧。  那个时候,川剧团的几个人经常轮流到茶馆里面唱戏,现在想起来,也应该算是走穴的雏形。胖老汉儿喜欢听戏,和川剧团的人熟得很,两个双胞胎孃孃从小就过继给了川剧团的两家人。  前两天回家,听到一个茶馆里面《邱旺告贫》整得有点热闹,伸起脑壳一看,结果是放的碟子,简直没得以前那种味道了。
  • 20酒厂    2008-07-16
      爸爸那会儿在酒厂上班,我在家里游荡的时候,大部分时候都在缝纫社,有时候也跟到爸爸到酒厂去打发时间。  酒厂里面有个很大的锅炉,隔一会儿就有人把炉门打开,往里面添煤,火光绕过身体,在墙上和我的眼睛里面投射出高大的影子。但是那个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劳动的伟大,倒是觉得和婆婆讲的鬼故事有点联系,再加上那个锅炉轰隆隆响个不停,总是给我一种即将发生什么的假象,所以每次走那边过都是隔起多远绕过去。  厂里头都是比较彪悍的男人,络腮胡子很多,没得事就抱到我耍,用胡子来扎我。那些女的就惹我,教我喊络腮胡子哥哥,喊了就给我糖吃,男的喃就循循教导我喊叔叔,喊了给我糖吃。对于我这样一个纯粹的幼儿来说,称呼只是一个发音,没得任何意义,有意义的是无论喊啥子,都有糖吃。  所以,从小得到的经验总是很宝贵的:无论做对还是做错,人生总能得到一些什么,关键是要去做。
  • 21油茶    2008-07-17
      小时候吃的东西花样不多,最喜欢吃也经常吃的是油茶。  苏婆婆就在我们院子对面卖油茶,隔两天早上我就端到个盅盅过去打油茶。  “苏婆婆,打碗油茶。不要葱子,不要海椒,不要榨菜,不要黄豆,不要花生,只要盐,多放点馓子。”这段话说过无数次,已经驾轻就熟,可以一气呵成。苏婆婆一边给我打油茶,一边说:“丹娃儿嘞,你莫给别个说在我这儿打的油茶哈,人家要说我欺负你小娃娃。”  说到馓子,那个时候每晚上有个女的骑个三轮,边走边喊:“买馓子,买娃儿~~~~”,声音非常的悦耳,具有穿透力,我们在院子最后面上厕所都听得到。虽然很喜欢围到她的三轮向吃的,但很长的一段童年,对她喊的最后一句都深存疑虑和恐惧。
  • 22饼子    2008-07-17
      我们那儿的饼子有点像新疆的馕,外壳是炕得黄而脆了的,里面却是白而软的面。  有一种饼子是圆的,可以像成都的锅盔一样,从边上剖开,夹凉面那些吃。  还有一种是方酥饼子,在揉面的时候,加了酥油,炕出来更香,而且层数很多,可以一层一层的揭起来吃。  当然,小娃儿更喜欢吃的是糖饼子,里面包的红糖,咬一口,红糖顺到就流到手腕腕上,手举起舔,红糖又从那一头流到倒拐子上面。有些娃儿要挑战人体极限,手举得更高去舔倒拐子,结果顺到手膀膀就往背上流,莫说舔,看都看不到了。这个时候,就看得出有的娃娃聪明了,自己背壳舔不到,舔人家背壳就是了嘛。  我们院子门口就摆了个打饼子的摊摊,擀面棒一天到晚打到嘣啊嘣的,我们几个小娃儿闲到没得事就去把人家向到起。  有天我一个人靠到他发面的木桶上看,那个年轻娃儿也处于空档期,就揪了一坨面疙瘩给我耍。我拿到院子里头,一边走一边捏娃儿。  冯二娃看到起了,问我面坨坨在哪儿拿的,我往饼子摊摊一指。那娃跑过去,把黑爪爪往人家面粉里面一插,就想挖一坨。人家动作快,抓到他就在屁股来了一擀面杖。这娃嚎得伤心得很,人家怕惹事,揪了多大一坨给他,跑回来洋盘了半天。
  • 23赶场    2008-07-18
      每逢日子尾数是1、5、7的时候就是赶场天。那个时候物质匮乏,遇到赶场的时候,好像全县的人都跑到我们镇里头来了,一个人山人海喔,尽是些挑担子、背背篼的,还有推鸡公车(传说中的木牛流马?)的,一路上吱噶吱噶没歇过,大家都图个相因,卖了菜跑去买蛋,卖了蛋跑去买肉,负重而来,负重而去。  大人也非要去凑那个热闹,牵到我们跑去买相因菜。小娃儿人矮,只到人家屁股以下部位,看到满街的都是屁股,还不断的遭屁股挤压,遇到有些人不自觉,时不时排放一下尾气,简直太不爱护环境和弱小了。  还有人也切凑热闹,但是大家都惹不起,他们挑了两个桶桶,喊一声“粪糊衣裳”,前面就齐刷刷的让出一条路来。这样的情景重现,是几年以后,在电视头看到群众欢迎领导视察,也是如此般夹道欢迎。  所以职业是无分贵贱的,有时候人们表面上很尊敬你,其实也就是把你当作桶里的货色。
正在获取评论数据...
你尚未登录,还不能发表评论和回复。请点击此处  登录  或  注册一个帐号
蜗牛谷 © 2011 川B2-20040117-1    客服电话:028-87026062
联系我们  |  隐私声明  |  使用协议  |  反馈  |  友情链接